患者因畏懼看牙,導致牙齒狀況,每下愈況,却又沒勇氣面對,直到下顎的兩顆大臼齒搖晃的很嚴重,幾乎完全無法咀嚼食物了,才來就醫。
醫師建議她:要全面考量,牙齒除移位外、尚有牙齒與其自身骨架不相配的問題存在(就是骨架很大,但牙齒本身很小顆,所以每顆牙之間的縫都很大),更嚴重的是-患者不知其自身上顎的第二大臼齒已拔除很久,以為自己拔的是智齒,所以一直放著不管,導致下顎的第二大臼齒也有位移的現象。
但此時的患者仍堅持,只要修缺牙的部份就好,其他不要動,不用處理。
後牙已明顯位移。佔據下牙的空間,且角度已有變化。
後牙已明顯位移。佔據下牙的空間,且角度已有變化。
前牙之前補牙旳材料,已變化,且無法改善患者的牙縫問題,反而使她的外觀更加不美觀。
下顎牙齒偏小,牙縫超大。缺後牙,且兩側第二大臼齒往舌側傾倒。
在患者好不容易克服自身恐懼,植完牙齒後,醫師仍舊根據患者的牙齒狀況持續做溝通。
經過裝上臨時牙套讓患者試咬後,患者這才有點明白為何醫師會強調:牙齒的協調性和整體受力分配,因為只靠植牙和她自己已經移位的牙齒是很難咀嚼的,只能恢復部份功能,但因左右不協調,就容易有脫落的問題。
一年多的適應後,患者發現自己的上顎第一大臼齒竟然在搖晃,開始緊張了,担心又要掉牙,於是回來找醫師。
希望能夠儘力保有自己的牙齒,此時....真的只能試試看了。
患者這次接受了醫師的建議,做全口重建,先將牙齒排到適當的位置。
上顎太大先想辦法縮小上顎,將牙齒角度調整成上下可協調的位置。
使後牙咀嚼不產生干擾,才不會造成咬合傷害,導致骨頭萎縮-最終變牙周病搖晃需拔牙的慘劇。
後牙角度調整好,再將固定假牙-包含植牙假牙、人工琺瑯質做起來,讓後牙穩定,再來設計前牙美學。
此時患者的前牙因長期受力,都有程度不等的搖晃現象,但經受力分配後,屬受力輕的位置,因此只要小心使用,不可撕咬,牙齒壽命仍可延長許多。
全部完成了,患者超級感動的,從未想過有這麼一天,牙齒可以這麼整齊又美觀。
只擔心自己沒有照顧好。
可以好好的進食,也不用再煮軟質餐單獨食用了。
且療程比她預期的還快,一年初頭就全部結束,皆大歡喜。
早知道一開始就進入療程,也不用多壞一顆牙齒,最終在我們的努力下,患者因咬合傷害造成的牙周病牙齒,搶救下了一顆,一顆還是拔牙了。
讓患者擁有無畏時光的美麗,不上妝氣色也佳。
臉部逆齡回春。
也很開心的與我們分享出遊照。超有自信。
完成後約4年後的回診拍照,也是帶著愉快的心情。
聊到以前的診所醫師看到她,簡直不敢相信是同一個人,差~~~~~差~~~~~~~太多啦!!
四年來都有按時就診,因疫情關係,回診時間拉長,但患者有好好維護、小心使用。
使自己維持在較佳狀態,牢記醫師的叮囑,不可用前牙撕咬食物,盡量使用西式吃法(刀叉、剪刀輔助,食物先變小塊),可有效延長牙齒壽命與價值。
五年後, 疫情解封了,患者愉快的和先生出國旅遊了。
開心享受人生、享用美食。
享受自身美麗的光采。
噴泉之所以漂亮,是因為她有壓力。
人生亦是如此,要像噴泉一樣,推自己一把,像滴水一樣堅持。
沒有能不能,只有做不做!醫病攜手,創造無限可能,豐富您的精采人生!